小暑节气后,吹过来的风都带着“热情”,这个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,雷暴增多。此时起居不慎、饮食不当,接踵而来的会是各类健康问题,家长们更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状态,尤其是敏感脆弱的肠胃。
“暑”在中医学也有两面性,小暑养生既要利用好“暑”——冬病夏治,也要注意防“暑”——清热解暑。
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,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例如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等疾病,以及虚寒引起的胃痛、关节痛等疾病。“夏治”是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,趁其发作缓解季节,辨证施治,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,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,或减轻其症状。
小暑以后,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,清热解暑是当下最紧要的事。为了应对高温,许多人贪凉,长时间待在空调房,或在大汗淋漓的时候进入空调房骤然降温,洗凉水澡等,机体得不到调整,寒气积聚,给身体带来不适。而且被暑热困扰,大家常常觉得食欲不振,会更钟爱清凉消暑的食物,冰淇淋、雪糕、冰镇饮品大吃特吃,使得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。此外,老话说“贪凉失盖,不病才怪”,受凉以后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,易出现一些呼吸道感染的症状,比如咳嗽、咽痛、咽喉瘙痒等症状。
因此,进入小暑,要防暑还要“防寒”。要正确吹空调,同时做好腹部保暖,夏季饮食应以适量为宜,不多食、过食、大食、嗜食、暴食,否则损伤肠胃健康,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,如冬瓜、苦瓜、丝瓜、绿豆、玉米、赤小豆、莲藕等。另外,夏季人体汗液排出量也会增多,可多喝热米汤、热粥、绿豆汤等,以起到养胃生津、益气消暑的功效。
在饮食不当、冷热失调或感染的时候,容易引起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,可以使用益生菌来帮助缓解症状,常用的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(妈咪爱)等,作为有药效的益生菌,对于治疗儿童腹泻、便秘、消化不良等问题均有较好的效果。它的主要成分为活菌冻干粉,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,有助于修复肠道黏膜,改善肠道健康。在夏季肠道疾病高发之时,家长们不妨提前预备,加上良好的生活、饮食习惯,共同呵护孩子的肠道好状态。
长期呆在空调房里,人的内热出不来,适量的运动出汗也是养生,推荐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运动,避免中暑。户外活动应以时间短、强度低为原则,以防汗出过多,耗气伤津,出现身倦乏力、口干舌燥等症。
小暑节气之后即将迎来孩子们最期待的暑假,希望孩子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度过丰富多彩的假期。